4 月 21 日,全球机床行业的“风向标”展会即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顺义隆重登场。本届机床展由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共同联动保障。其总展览面积达 31 万平方米,不但创造了该机床展以往历届的规模之最,还一举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展会。
规模扩大一倍 全球2400家展商云集
中国国际机床展是全球四大机床展之一,它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影响力极为广泛,是国内顶尖的机床专业展览会。并且,在近十年来,它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
本届展会规模比上届大很多,扩大了一倍多。有 2400 余家企业汇聚,这些企业来自 31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世界 500 强以及行业前百的领军企业。主办方旗下的 11 个分会组团参加展览。工具展团组织了 190 余家领军企业。其余 10 个分会带着 300 余家行业重点企业一起。德国、美国、英国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及贸促机构也组团参加展览。
展品包含精密加工中心等全产业链相关物品。主办方安排了近 10 场专题活动,还有来自 50 多家展商的百余场技术交流讲座。这些活动将一起探讨行业发展趋势。预计会有 20 万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洽谈,此次展会在规模、参展商数量以及观众人数方面都创下了历届之最。
行业“风向标”展现融合创新成果
今年展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将与传统机床深度融合,展示其最新成果。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也将与传统机床深度融合,展示其最新成果。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同样将与传统机床深度融合,展示其最新成果。智能化的新一代机床产品将得到充分展示。数字化的新一代机床产品将得到充分展示。网络化的新一代机床产品将得到充分展示。
场馆内有人流在穿梭,机床也在低鸣。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在同一块舞台上进行竞技,一场场精彩的“工业秀”接连不断地上演。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A2 馆 001 展位内,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展出了 8 台机床。其中有一款高精度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它是展台的“重头戏”。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机床主要面向飞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可用于加工像飞机机匣、燃气轮机机匣等关键零部件。这种复合加工方式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该负责人表示。
从场馆到城市 数字化升级服务体验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相邻而建,于今年 2 月 21 日开始投入运营。本届机床展是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首个将所有展厅都使用的展会。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郑忠链表示:“此次两个场馆一共开放了 17 个室内展厅,有效地缓解了机床展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场地不足的问题。”
此次北京的两大会展场馆进行联动,并且满馆投入进行保障。这将会进一步对北京大型会展场馆的协同运营能力进行验证。北辰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北京会展设施的承载能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将会为未来的超大型展会提供可以复制的运营模式。
如此规模超大规模的展会,对于场馆服务以及城市服务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展会中,搭建起了顺义区、主办方以及场馆这三级的服务保障机制,并且在服务体验方面实现了诸多的提升与改进。比如,场馆借助数字化渠道对传统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在展前,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证件的预审与制作。针对展会庞大的人流量所带来的餐饮需求,场馆与多家餐饮商户进行了联合,每日的供餐量能够达到 3 万人次,从而满足了不同客群的用餐需求。顺义区也与场馆相互联动,通过规范路牌、修整道路以及补植花卉等举措,将“场馆服务”提升为“城市服务”,营造出了一流的会展生态环境。
4月21日至4月26日,顺义区"新国展"区域交通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