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全球机床行业的“风向标”展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顺义开始展出。本届机床展由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共同保障。其总展览面积为 31 万平方米,不但创造了该机床展历届规模的最高纪录,还成为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会。
规模扩大一倍 全球2400家展商云集
中国国际机床展是全球四大机床展之一。它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影响力也极为广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床专业展览会。并且,近十年来,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
本届展会规模比上届大很多,达到上届的两倍以上。有 2400 余家企业从 31 个国家和地区汇聚而来。这里面有世界 500 强以及行业前百的领军企业。主办方旗下的 11 个分会都组团参加展览。工具展团组织了 190 余家领军企业。其余 10 个分会带着 300 余家行业重点企业一起。德国、美国、英国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及贸促机构也组团来参加展览。
展品包含精密加工中心、特种机床、核心零部件、刀具、测量仪器等全产业链的产品。主办方组织了将近 10 场专题活动,还有来自 50 多家展商的百余场技术交流讲座。这些活动将一起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能够吸引 20 万专业观众前来参观洽谈,此次展会的规模、参展商的数量以及观众的人数都创下了历届展会的最高纪录。
行业“风向标”展现融合创新成果
今年展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与传统机床深度融合有了最新成果,这些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一代机床产品将在展会上得到充分展示。机器人、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机床深度融合也有最新成果,这些新一代机床产品同样将在展会上充分展示。
场馆内有人流在穿梭,机床发出低鸣之声。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在同一块场地上进行竞技,一场接着一场精彩的“工业秀”不断地上演。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A2 馆 001 展位内,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展出了 8 台机床。其中有一台高精度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它是展台的重要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机床主要针对飞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用于加工像飞机机匣、燃气轮机机匣这样的关键零部件。这种复合加工方式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
从场馆到城市 数字化升级服务体验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相邻而建,从今年 2 月 21 日开始投入运营。本届机床展是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首个全部展厅都被使用的展会。首都会展集团总经理郑忠链表示:“这次两个场馆一共开放了 17 个室内展厅,有效地缓解了机床展长期以来面临的场地不够的问题。”
此次北京的两大会展场馆进行联动且满馆投入保障,这会进一步对北京大型会展场馆的协同运营能力进行验证。北辰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明,这意味着北京会展设施的承载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并且会为未来的超大型展会提供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这样超大体量的展会,对于场馆服务以及城市服务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展会中,搭建起了顺义区、主办方以及场馆这三级的服务保障机制,并且在服务体验方面实现了许多方面的升级。比如,场馆利用数字化渠道对传统服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在展会开展之前,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证件的预审和制作。针对展会期间巨大的人流量所带来的餐饮需求,场馆与多家餐饮商户进行了联合,每天的供餐量能够达到 3 万人次,从而满足了不同客群的用餐需求。顺义区也与场馆进行了联动,通过规范路牌、修整道路以及补植花卉等举措,将“场馆服务”提升为“城市服务”,营造出了一流的会展生态环境。
4月21日至4月26日,顺义区"新国展"区域交通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