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 semicon2025 就要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这个展会汇聚了行业大咖。很多参展商已经开始提前进行宣传。有些之前一直处于神隐状态的企业以及它们的产品,也将要在展会上揭开面纱,供世人进行评说。
各展商正在精心准备,各地招商办和投促局也都跃跃欲试,准备前往这个半导体行业的盛会去碰碰运气。
近年来市面上好项目逐渐减少,存量园区不断增多,守株待兔的招商模式难以继续生存,于是走出去招商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展会招商属于走出去招商的一种常见方式。若能善加运用,便可获得相当不错的效果;然而,倘若只是出去露个脸、打个卡,除了在汇报时能多一些“潜在线索”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当然,汇报本身是很重要的)。
1、研究展会水平,值不值得去
现在的展会行业也是鱼龙混杂,有很多展会挺无聊的。
一些策展人和行业组织被摊派了“政治任务”,它们每年必须弄几次把钱花掉,不然来年就不好申请经费。
有的展会名为展会,实则是“金融服务业”产品宣讲会。
我认为值得参加的活动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形成行业共识的超大型活动;二是极为垂直细分且有一定入场门槛的小活动;三是能有互动沟通、类似于朋友聚会的私人活动。
当面对一个较为陌生的展会时,我认为在特定行业中,只要有几家行业头部企业愿意去做以下两件事,那么展会水平就基本不会太差。其一,发布新产品或者新业务;其二,举办小范围闭门洽谈会。
2、大展会是用来约人的
有领导说:小会招大商,大会招小商。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非常赞同前半部分内容。在一些品质优良的小型行业沙龙中,这些沙龙通常是有进入门槛的。由于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与参加沙龙的领导进行长时间且深入的交流,所以有可能会擦出火花,进而使双方建立起信任基础。
但我认为,大的展会的最大用途是用来“约人见面的”。
在大的展会上,只要是有点实力的展商,他们来参展的领导肯定会去接待一波又一波的领导,也会去友商或合作伙伴那里深入交流,这样一来,他们大概率是没有时间一直待在展台旁等着被“刷的”。
在大的展会上,务必提前预约企业时间。通常情况下,企业领导在第一天往往会有一些空闲时间。(之后可能就离开了,只留下一堆销售人员在那观看展位。)
展会举办地若在主管园区附近,那么展会举办就成为邀请企业领导来访考察的良机。天时与地利皆具备,关键就在于园区的招商人是否与企业有前期积累的“人和”。
3、准备好提问、准备好需求
很多招商办和投促局,已经处于准备极为充分的状态。比如将展会名单以及展位信息准备妥当,接着借助一些大模型来生成企业介绍和投资意向等内容……随后怀揣着精妙的策略,前往展会上按照线索去寻找目标。
这样做相较于“随缘式”招商而言肯定是有进步的,然而倘若缺乏准备,就容易给企业带来一种“消耗感”。
行业展会上每个展台的参观客人平均水平通常是较高的。招商人在展会上若想给企业留下好印象,就需要付出更深入的努力。
其二,如果所在园区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集聚,那么在去参展之前,可以询问园区内的企业是否有供应链方面的需求以及拓客方面的需求。一般以替园区企业“买”或者“卖”为旗号去展会上进行对接,这样参展企业会比较重视。
凡事如果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要把握住每一次能够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