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5 年的四川火锅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启动会在近日举行了。这次启动会将业界的各方力量聚集到了一起。它的目的是顺应成都“三城三都”的城市战略,把四川的区域优势发挥出来,帮助成都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之都,并且提升国际美食之都的影响力。同时,搭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展会平台,以此推动西南火锅产业链企业发展,引领中国火锅产业迈向新高度。
四川火锅传承与发展已有数百年。它早已从长江畔码头工人的围炉美食转变而来。如今它的年产值超 5000 亿元,还带动 3000 万人次进行文化旅游,成为超级 IP。2022 年,“川派火锅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这使它从市井饮食上升到受到国家认可的传统美食,成为四川乃至中国餐饮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四川火锅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一,同质化竞争在不断加剧;其二,供应链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其三,中小品牌深陷于价格战之中;其四,国际化进程较为缓慢。这些问题都亟待行业共同去探索解决方案。
四川具有发展火锅产业的先天优势,它拥有完整的“从田间到舌尖”的火锅产业链。其一产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且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保障了火锅食材的品质;其二产强化了产业链条,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促使“四川智造”走向全球;其三产为产业赋予了力量,众多的火锅门店催生了“火锅+文创”“火锅+旅游”等跨领域的新形态,成为拉动四川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四川是西部经济枢纽,它借助“总部经济”的优势,吸引了很多供应链企业和餐饮品牌总部在此落户。成都在积极建设国际美食之都,还设立了火锅产业创新基金。同时,四川省政府也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从多个方面助力产业升级。四川在火锅研发方面成果显著。它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还取得了超过 2000 项专利。并且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这些举措推动了火锅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在行业创新以及标准制定方面,四川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四川省火锅协会的会长沈洪光表明,博览会的举行能够推动行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给全球的火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升成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德阳市火锅产业协会的会长杨礼学称,联合主办的目的是推动德阳火锅文化的发展,加深产业之间的协同,构建起一体化的生态圈,帮助川派火锅走向国际舞台。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的执行会长周亚着重指出,川渝两地的火锅文化有着相同的源头,他们将会增强合作力度,一同去弘扬中华的饮食文化。
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的项目总监杨玉珍介绍说,此次博览会在整合优势方面,做到了融合多方资源,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具体表现为打造了“一展一会一赛”,其中全国火锅供应链精品展汇聚了千余家企业,展示了全产业链的新品;第二届中国火锅产业生态大会聚焦行业的关键主题,邀请了各界精英来分享经验并探讨发展;火锅 TOP 食材选品大赛暨品鉴会挖掘出了优质的食材与创意产品。此外,还提供多元新媒体营销服务,为企业推广助力。
四川省火锅协会的执行会长严龙觉得,火锅产业链上的企业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协作,一起构建产业生态圈,促使四川火锅产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四川省火锅协会设立了会展与活动专委会,由海名会展担任主任(秘书长)单位,这样就能为推动火锅文化的传承以及产业的合作搭建起更为专业的平台。活动期间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组委会与众多火锅品牌签约,与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与展商品牌代表签约。通过这些签约,整合了行业优势资源,提升了四川火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王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