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类展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是否知道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会展和第一次自行举办展会的历史时刻呢?
只有两个中国人的世博会
历史上,国际展会第一次出现中国的身影是在1851年(咸丰元年)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当时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了炫耀国家的实力,英国举办了这次展览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国际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旨在展示各国的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
而当时只有两个中国人出现在这次展会上,带去的展品有传统工艺品、丝绸、瓷器和茶叶等。
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参会
1876年(光绪二年),在美国为庆祝独立100周年而特意举办的第六届世博会上,中国才第一次以国家名义自派代表参加。当时清政府派了一位中国工商业代表人物李圭去美国参加。回国后,李圭写了一本《环游地球新录》,详细记录了这届世博会。这也称为了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纪实。
第一个商业博览会
直到1910年,清廷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才掀开了中国近代展览史的第一页。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具现代展览概念的第一个商业博览会。会上展示了中国各地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工业品,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标志着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和主办国际性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
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展会也逐渐丰富起来。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当时规模虽小,但它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走向了对外开放的道路。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中国主办的世博会
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中国从与阿根廷,韩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五个申办国家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世博会,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展会领域的巨大进步。
时代背景下的盛会
2012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后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当时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1%,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服务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而服贸会的召开也正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自己的“万国博览会”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进博会的启幕更是切中了时代的脉搏。进博会以国家为东道主,高举全球化的大旗,坚持自由贸易话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来自五大洲的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3617家,80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578.3亿美元。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被与会嘉宾誉为“万国博览会”。
... ...
细数过往,不难发现,从出国参展到自主创办,最初在国际展会上作为陪衬的“单薄”身影,逐渐成长为充满自信的大国担当,这是一条艰辛但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历届展会成功举办的背后,是一代代国人奋进的缩影,是时代中不断前行的里程碑,彰显着国家不断发展的科技与文化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