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赶上全国的雨季,从哈尔滨鹤岗到广东好像都在暴雨,上海也是连下了半个月了,整个城市都是湿哒哒的感觉,到鹤岗佳木斯就玩了两天匆忙赶回上海,就为了FBIF2024食品饮料创新展,其实这个展我们也是第一次参与,但从年初的跟Heidi接触到最终渠道对接会的落地,明显能感觉到这个团队的专业和用心,据他们创始人贝拉介绍今年是FBIF第十年了,从专业的食品饮料论坛到开始做了行业垂直媒体到现在包下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个馆,每一步都是很不容易但初心坚定,我打交道合作的办展商很多,确实很多办展商大大小小参差不齐,北上广深的有,十八线小城市的也有,很多为了赚钱不停的更换风口卖展位割韭菜,但能坚持公司150号员工一年做一场论坛和展会并持续做高价值内容和合作伙伴价值交付的确实不多,食品行业的FBIF和美业的仪美尚都算是了(这次还促成他们合作了达人团队渠道对接会,强强联合了),归根到底还是公司创始人和团队价值观决定的
本来遇到持续的大雨,一般展会都人流锐减,更何况今年的零售形势大家都知道,就连天气好时多个消费品展会人流都稀稀拉拉的,今年在相同的场地已经扑街了太多主办方,几次来都心疼参展商,观众还没有工作人员多,但没想到的25号中午赶到现场居然人流量挺大的,很多展位前都还在排队,虽然匆忙还是赶上了下午一点半到五点的直播主持,邀请了猫诚电商(休闲食品TP电商代运营公司,新三板上市)创始人汤总和海龄供应链(百家食品保健品牌私域总代理)创始人龄爸一起去几十个食品饮料的新锐消费品牌展位进行访谈交流
正是这次直播访谈,让我总结出来消费类品牌想未来十年盈利,几点必须要做到的(以下观点仅限新锐品牌和工厂白牌,传统老品牌和五百强们就别看了(^.^))
1、重视配料表,重视产品研发和成本投入
现在消费者经过了抖音视频号的短视频教育,对于配料表添加剂已经非常敏感了,现在线上线下能大火,并持续多年销售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是用心研究简洁干净配方同时能兼具口味的产品,零色素零添加零香精已经是标配,现在很多做直播和私域的选品负责人每天都是逛山姆和胖东来,把他们作为寻找线上爆品的最佳捷径
2、建立团长和主播建联团队和SOP
很多品牌可能是从线下渠道开始做起来的,觉得看着跟各大城市经销商们酒桌上喝出来的交情可以稳住大盘,但三年口罩和消费习惯改变了,很多最近起盘但重心在小红书抖音和私域流量的品牌组建了上百人的达播和私域的建联团队把销量转化成全网的销售势能,可能做透了一个小红书或者抖音、私域平台,就可以让天猫京东公域销量提升到大品牌的水平,可以关注几个品牌,无湿清、海洋至尊、EHD等
3、赶紧出海
最近流行一句话:不出海就出局,多位已经在国外市场闯出名堂的品牌老板也分享相对于国内的卷价格和无底线,国外市场要更规范和蓝海的多,以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对中国的食品类出口都有固有偏见,主要供应海外华人超市,体量太小不值得做,但一.随着国内食品安全的改善和品质提高、二.品牌对当地市场的研究推出符合当地口味习惯的产品、三.海外电商平台如Tiktok,Temu,Shopee,Lazada的成熟,用户下载量使用率的普及,四.越来越多国内实力品牌在当地建厂和推广,带去了足够的市场营销产品人才,这次FBIF的食品出海对接会也是非常火爆,证明大家都发现跳出国内的卷,海外卖货真是太好做了,出海卖货可以关注几个品牌,橘朵、元气森林、惟度Veture
4、有原产地和实力工厂资源的要多组织渠道溯源
现在的私域渠道和大主播们选品越来越谨慎,对于很多白牌和源头产品很多就算佣金机制都拉满也不敢带,怕出售后和负面,就算因为人情世故带了一次如果销量不理想,基本就没有下次了,还会影响品牌口碑,特别是高客单价不愿意卷低价的产品,尤其是需要抓住一批优质铁杆渠道商,不光是靠利益客情还要靠真正的品牌源头故事和情怀,渠道商本身也是消费者,只有让他们在情感认同产品才能够在带货能量上爆发,那原产地和工厂溯源就非常重要了,接待流程深度了解当地文化和品牌故事,他们也积累了带货素材做好认真选品的人设,一举多得形式,类似远方好物的桦树汁黑龙江伊春溯源,单场6000万销售额
总结来说,再难卖的产品都有自己天然合适的渠道和销售玩法,只能说骏马面前无沟壑, 怂人面前全是坎
【作者简介】
Max,社趣邻居创始人。七年媒体九年卖货,专注高客单价渠道分销,干杯一千位最能爆单的渠道老铁,加个微信一起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