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哪个地方在开展会方面最为擅长呢?广州这个城市可能要举手抢答了。深圳这个城市可能也要举手抢答了。香港这个城市可能同样要举手抢答了。这些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或许都要举手抢答了。
最近,“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在广州举办。全球客商拖着行李箱来到展馆后,会发现自己所逛的并非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展会,而是仿佛直接打开了一个“展会宇宙”。
广交会展会本身之外,这里还在同期举办着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同时也举办着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并且还举办着跨境电商出口创新发展论坛等等。
场馆外,“会展半径”在持续延伸。更具专业性的各类专业展会在馆外大量涌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凭借广交会的这股巨大流量。仅在广州,去年一年,10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有 16 个,其中 20 万平方米以上的占比达到 70%。
利用广交会“溢出效应”
专业展会办到广交会门口
展会数量多,并不意味着人气就一定旺盛。原产地距离较远,也无法阻挡那些精通“开会的艺术”的外贸人。例如,廉江作为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距离广州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就将家电展会直接开到了广交会的门口。如果有了合作意向,就再包车带领客商前往当地的工厂进行参观。参展商黄纯师称,他在广交会设有展位,同时在廉江家电博览会也有展位。从广交会到廉江家电博览会,来回仅需十分钟,这样一来,两边的采购商都能够兼顾到。
你直奔主题排队进场时,很可能会在展馆门口被能说会道的场外说客“截流”。咖啡券、小礼品只是吸引客商停下脚步的第一步。广交会休会或开闭馆时存在“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差”将客商吸引到场外的专业展会上继续深入交流,这才是“引流精髓”。最后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成功拿下订单。
办展会实现“时间管理”
大湾区产业带齐上阵
展会数量众多,要在极短时间内提升开会效率,就需要懂得“攒会”。例如,最早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大胆的作风,敢于在周末安排会议。借助深中通道构建的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与珠江西岸的中山携手合作,承接广交会溢出的客流,实现“上午在广州和深圳逛展,下午到中山查看工厂”。
展会开得有干货,开完后能有收获。办展不局限于一个地方,打开格局并与周边城市共享客流,这正是广东“展会经济”所秉持的新思路。走出广交会的客商们沿着产业链延伸自己的“考察半径”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有大湾区持续开放的超大市场,还有韧性很强、机遇众多的充满活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