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双馆联动亮相,它是全球机床行业的“风向标”。北京青年报记者得知,这是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首个满馆使用的展会,通过双馆联动进行保障,总展览面积为 31 万平方米,既创下了国际机床展历届规模的最大纪录,也是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会。
中国国际机床展是全球四大机床展之一,在国内它的知名度最高,影响力也最广,并且是近十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盛会。本届展会的规模比上届扩大了一倍多,有 2400 余家企业汇聚而来,这些企业来自 31 个国家和地区。主办方旗下有 11 个分会进行组团参展。工具展团组织了 190 余家领军企业。其余 10 个分会携带着 300 余家行业重点企业汇聚到一起。同时,德国、美国、英国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以及贸促机构也组团参与展览。
预计将接待 20 万专业观众。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相邻而建,从今年 2 月 21 日开始投入运营。双馆的室内展馆面积超过 30 万平方米,在全国展览集群中排到了第五位。本届机床展是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首次全部展馆都投入使用的展会。首都会展集团的总经理郑忠链介绍说,这次双馆将 17 个室内展厅全面开放,有效地解决了机床展长期以来面临的场地不够的问题。两大会展场馆联动且满馆投入进行保障,这一情况标志着北京会展设施的承载能力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也为未来的超大型展会提供了能够被复制的运营模式。
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是北京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展示窗口,在推动区域经济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同样是北京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展示窗口,在推动区域经济升级和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的联动保障再次向世界展示了首都会展场馆的实力。
顺义区商务局党组成员以及会展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李颖表明,眼下,北京正在加快推进国际会展目的地的建设。顺义区作为北京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主要阵地,往后将会持续对会展管理服务机制进行完善,开展招展引会方面的行动,促使场馆能够实现多功能且多元化的利用。积极推动新国展三期的开发建设工作,以此来进一步丰富酒店、餐饮以及商业等方面的功能。要立足于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充分发挥临空经济的优势和会展经济的优势,吸引全球高端消费资源进行汇聚。加快步伐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产业集聚区”,为首都的会展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赋予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