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通讯员 雷玲
今年的健博会有哪些新增的亮点呢?又有哪些成果呢?九州通作为本土的龙头企业,它是怎样通过健博会来给中小型医药企业赋能的呢?在 4 月 10 日,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刘宝林来到健博会·极目会客厅直播间,对本届健博会的成果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同时也阐述了对湖北大健康产业的深远影响。这场直播吸引了差不多百万的网友在线进行观看。
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组委会有一位副主任叫刘宝林,他在右侧。他做客了极目会客厅直播间,这张照片是通讯员提供的。
健博会聚焦六大亮点
极目新闻:今年的健博会有哪些新增亮点和成果?
刘宝林称,本届健博会以“AI 赋能 健康生活”为主题,将关注点放在人工智能与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上,展现出以下六大亮点:
首先,智慧医疗的黑科技进行了集中展示。其中有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远程超声机器人以及 AI 问诊等产品集中展示。并且,AI 技术正在促使大健康产业从“单一治疗”的状态向“全域健康”的方向跨越,同时也在促使大健康产业从“规模扩张”的模式向“精准高效”的模式进行升级。
第二,“银发时代”下有全新亮相的长寿产品。在本届健博会中,长寿领域以及防衰老等健康领域的产品得到了全新展示。
第三,展会的国际化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参展的企业来自 18 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多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参与了参展和参会的活动。
第四,展会在招商引资方面效果显著。在本届健博会的开幕式现场,有 16 个大健康重点项目集中进行了签约。这些项目的签约总额达到 396.6 亿元。
第五,全民健康得到突出。今年的健博会,创新地设置了主分会场,其中健康消费、智慧生活、汉口北等分会场面向市民开展了公益义诊、健康科普以及中医药文化周等各项活动,借此宣传体重管理年,让健康生活得以普及。
第六,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以提升展商的满意度。今年,组委会与湖北省商务厅共同开展了“健康湖北·产业赋能”知名主播带好货的活动。在活动中,网络达人在现场对湖北的优质健康产品进行了推介。此次直播的观看人数超过了 110 万人次,龟苓膏、蕲艾等产品的销售额接近 40 万元。
极目新闻:和过去几届相比,您觉得今年最大的变化有哪些?
刘宝林:最大的变化是从“规模”到“质变”的转变。其四,场景进行了创新,打造了“未来医院”沉浸式体验区,模拟了 AI 导诊、数字疗法等应用场景。
极目新闻询问:您刚才介绍了很多展区,那么在您巡馆的过程中,有哪个展区给您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呢?
刘宝林对智慧医疗展区印象深刻。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展区中,展出了数智化病理诊断系统。该系统运用高通量扫描仪,能够将实体切片转化为数字切片。AI 可以快速标记病灶位置,这样既节省了诊断时间,又能支持众多医生同时阅片,使得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极目新闻: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即将落幕,后续还会做些什么?
刘宝林表示:我们需达成从“展会效应”向“长效动能”的持续推进。其一,要充分运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线上平台”来举办展会,把参展参会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所生产的产品在网络上予以展示并进行销售;其二,要跟进企业的考察与投资事宜。在健康消费展区,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副会长徐志新带领 20 余家头部食药企业的考察团前往东西湖区进行实地对接。他们参观了周黑鸭产业园以及良品铺子物流基地等产业集群。之后还召开了座谈会,对土地供应、人才政策等合作细节进行了探讨。这正是在活动落幕后我们需要开展的跟进交流。第三个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效招商。本次展会结束后,我们会借助展会期间搭建的直播间以及线上平台,持续为参展企业给予品牌推广方面的支持。同时,吸引那些未到场的投资方予以关注,从而形成“会前引流-会中对接-会后落地”这样一个闭环。
极目新闻询问:在您的观念里,湖北的大健康企业怎样凭借科技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呢?并且能否举出本土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的例子呢?
并且要实现国际标准的突破,通过 FDA、CE 认证让技术走出国门,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
提到本土企业技术突破案例,像展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所介绍的那样,医院自主研发了一款“便携式床旁磁共振成像诊断系统”,这款系统能帮助医生及时且精准地判断病情,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光谷院区,展示了电驱式腰部外骨骼机器人,让我们在机器人的助力下体会到搬运重物的轻松;武汉市第一医院展示的“仿生多器官芯片”,能够模拟形成更接近人体的微型器官系统,从而助力药品研发试验,降低研发成本等等。这些是新型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希望这些全新的技术能够给患者带来更便利的诊疗体验,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的诊疗体验,能够给患者带来更有效的诊疗体验。
通过AI弥补基层医疗短板
极目新闻称,本届健博会的主题是“AI 赋能 健康生活”,您提到了展示的远程手术机器人、基因诊疗等技术。那么在基层医疗场景里,AI 最应该优先去解决哪些方面的痛点呢?
刘宝林指出:其一,基层医生在筛查疾病和进行诊断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而 AI 影像辅助诊断以及多病种 AI 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筛查和诊断不到位的问题;其二,存在用药安全以及处方规范性的问题;其三,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且调度效率低下;其四,慢性病管理的效率低且患者的依从性差;其五,基层医生的培训以及技能提升较为滞后。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
极目新闻:本届健博会提出了“AI 赋能 健康生活”这一主题。那么,这一方向与湖北打造“全国大健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战略目标是如何相互呼应的呢?
刘宝林指出:其一,注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共进。健博会将重点放在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上,像展示 AI 辅助诊断、可穿戴设备、基因诊疗等技术,这直接与湖北“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需求相呼应。集中呈现 AI 驱动的健康科技前沿成果,这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转化,同时也强化了湖北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从而为“策源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是产业生态的重构,二是价值链的延伸。湖北倡导“全域健康”的理念,推动大健康产业从单一的治疗向预防、管理、康复等全链条进行延伸。这与湖北提出的“从规模扩张向精准高效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运用 AI 技术,重塑医疗健康服务的生态链,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以及智慧养老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同时,完善“政产研学金服用”的协同机制,构建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三是夯实数据要素与创新基座。AI 技术深度应用需依赖医疗数据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博会期间探讨了医疗数据确权、多模态感知技术等议题,这为湖北建设数智病理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强化了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底层能力。
四是全球资源的整合以及创新能级的提升。健博会以 AI 作为纽带,吸引了 18 个国家的 700 家企业参与其中。并且构建了全球健康科技的合作网络。这种开放协同的模式强化了湖北作为“全球健康科技创新枢纽”的定位。通过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国际上的流动,为策源地的建设注入了持续的创新动能。推动湖北从区域创新的高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极目新闻询问,九州通作为本土的龙头企业,是怎样通过健博会来给中小型医药企业赋予力量的呢?
实现九州通和中小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是我们的重要战略,也是支撑九州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