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好房子”这一概念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出现。报告中提到,要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要,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且智慧的“好房子”。这一内容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个周末刚刚过去,北京商品住房展销会时隔多年又开始了。本届房展会在室外设立了“好房子”样板间,参展的多个新房项目着重围绕近期颁布的“好房子”支持政策,展现了自身的设计理念。本次展会有哪些亮点呢?什么样的“好房子”更受市民的喜爱呢?
“好房子”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特点,当下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不断升级,这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 2025 北京商品住房展销会(3 月 29 日到 30 日举行)上,“好房子”是一大亮点。展区室外设置了“好房子”样板间,此样板间成为消费者体验绿色、智能房屋的打卡点。它有更舒适的挑高设计,空间布局符合现代人居理念,得房率高,室内有恒温恒湿智能温控设计,可移动衣柜能直接变成衣帽间等细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改善居住环境的选择。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谢东晓进行了介绍。本次展会有 50 多家房企参与,其中 170 多个商品房项目进行了参展。很多即将进入市场的参展项目,都是深受购房者喜爱的“好房子”项目。
谢东晓称,如今购买房子需要用心去进行比较。并且当下新进入市场的房子以及新获取地块所建的房子,都遵循“好房子”的建设标准,随着时间不断向前推进,采用这一标准的房子比例会逐步提升。
今年 2 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的通知。此通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也为开发商如何打造“好房子”提供了具体的指南。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调整并利用住宅底层的架空空间,鼓励设置开敞式的风雨连廊,同时对部分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等方式,来切实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得房率。
对此,北京通州区一家在建商品房的项目经理马玉英表示,“好房子”的标准在逐渐提高,住建企业需要持续创新,这样才能够在各个方面提升住宅的居住品质以及居住体验。
现在的房子具备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例如,房子内设置了紧急呼叫系统。倘若家中的老人或者小孩遭遇紧急状况,就能够按下按钮,直接与物业管理中心取得联系,进而寻求紧急援助。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副主任杨浚进行了介绍。按照计划,《技术要点(试行)》会首先在北京市的顺义区、大兴区等平原多点地区开始实行。城市副中心可以参照该要点来执行。随着政策的试行,会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行供给侧改革,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浚希望借助政策引导来促使该地区开展高品质住宅的建设工作,并且持续地推动职住之间的平衡以及产城的融合,持续提升该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引导平原多点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中心城区疏解出来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整体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杨浚称,当前阶段,房地产市场已从注重住房数量转变为追求更高品质的住房。北京推出的这一《技术要点(试行)》,其目的是顺应市场的变化,打造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房子”,通过提升住房品质来推动住房供给侧的改革。
从供给端而言,此政策的出台给开发建设企业给予了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从需求端来讲,它会引导住房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能提升住房的性价比,也会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