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储能技术突破
钠离子电池与半固态电池
展会上首次展示了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也展示了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这两种技术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安全性高,并且资源丰富,正因如此,它们被视为未来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方向。
物理储能规模化应用
湖北应城有 30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亮相,山东肥城也有 30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亮相,这些项目展现了大规模物理储能的可行性。
飞轮储能在长治的 30MW 飞轮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中,展示了其在电网调频方面的快速响应能力。
混合储能系统
“磷酸铁锂+液流电池”的混合储能模式成为一个亮点。这种模式结合了不同电池技术各自的优势。通过这种结合,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效率。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
二、液冷储能系统与集成方案
深圳市新国都能源推出的产品引发关注。其中液冷储能系统通过精准温控提升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场景。其工商业光储液冷一体柜整合了光伏、储能和智能管理功能,能够覆盖大型电站和分布式用户的需求。
三、智能化与系统创新
智能运维与BMS升级
展会强调对储能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包含 AI 驱动的智能运维平台以及新型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优化充放电策略。
构网型储能技术
模拟传统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控制能力,这样能增强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尤其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中适用。
四、国际合作的创新产品
德国企业展示的氢储能系统,它将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从而为长时储能提供了新的路径。
东南亚市场适用的户用储能方案:这种方案有针对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环境而设计的耐候性储能产品,并且能够支持离网家庭实现能源自给。
五、白皮书与行业标准
大会期间发布了《2025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以及《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白皮书》。这些白皮书明确了技术路线,也明确了政策方向。同时,大会还推动了 500Ah + 大容量电芯领域以及储能安全标准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
总结与趋势展望
CIES2025 展现了储能技术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态势。钠离子电池、液冷系统、混合储能等技术已经步入商业化阶段。并且,政策与标准的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促使行业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