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在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有近两千家参展商参与此次会议。同时,吸引了近 8 万人次的观众前来参观交流。
2025 年开年首场海外世界级大型展会举办。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国轩高科、海辰储能等国内传统“豪门”纷纷到场。这里成为以楚能新能源为代表的锂电“新势力”在日本的首秀舞台。它们用“中国智造”叩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
硬核技术惊艳日本产品矩阵获行业认可
本次展会上,楚能新能源展出了 CORNEX M5 等储能、动力产品。
其中,聚能π的单支电芯能量为 1004Wh,且该电芯的容量为 314Ah;其循环次数能达到 12000 次以上;能量密度达 185Wh/kg 以上。楚能通过优化舱体布局和安全设计,集成了 314Ah 电芯,把原来的 3.35MWh 电池预制舱升级成了 5MWh 电池预制舱 CORNEX M5。这样一来,占地面积减少了 32%,综合运营成本降低了 10%,项目的经济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两款产品推出后就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成为 2024 年度很受欢迎的明星组合。据公开信息显示,在 2024 年的储能招投标和市场应用领域,楚能的 314Ah 电芯获得了多笔超过 GWh 的订单,在当年全球 314Ah 储能电池订单量中居于第三位。与此同时,5MWh 预制舱在海外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日本企业 Bison Energy 签订的 1.5GWh 订单就是这款产品的供货协议。
楚能显然对当前状况并不满足。因为有 314Ah 电芯的成功经验,所以在 2024 年 4 月,楚能推出了“π”系列的迭代产品,即 long π 314Ah 电芯。该产品采用了正极补锂技术以及高温循环等效技术。它能够实现 5 年内电芯循环次数零衰减。同时,能将循环寿命延长至 25 年。这样就真正匹配了光伏系统运行周期内的性能需求。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业主后期的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
long π 314Ah 电芯预计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全面实现量产。到那时,必然会在业内引发一场“长寿革命”。
三年三级跨越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跃迁
从成立时间方面来看,楚能是不折不扣的“新人”;然而从技术发展路线方面来看,楚能又仿佛已经在行业中浸润了十数年,经验十分老道。
2022 年 5 月,楚能研发出了“楚能一号”这第一款 280Ah 储能电芯。它瞄准了储能的蓝海市场,凭借行业主流的先进产品,打响了楚能的“第一炮”。
2023 年 5 月,楚能发布了行业首批的 314Ah 储能电芯“聚能π 314Ah”。这一电芯精准地切入了“大储时代”对于电芯容量增长的需求。楚能抢先发布了该电芯,并且对其进行了精心打磨。通过高质量的产品,楚能擦亮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2024 年 4 月,楚能发布了行业首批的 5 年零衰减电芯“long π 314Ah”。这一电芯重新定义了储能电芯系统的寿命标准,打造出了超高光伏友好的产品,为楚能的“开疆拓土”提供了新的动力。
2022 年起,楚能每年发布的产品都促使楚能发展迈向新高度。仅用 3 年,楚能实现了从“跟跑”到“赶超”的转变。楚能官方透露,2025 年 3 月,楚能将发布前瞻性的第四代产品。按照以往楚能发布产品“逢推必爆款”的惯例,或许新产品能助力楚能向行业“领跑者”的身份迈进一大步。
市场榜单见证成长多维数据印证实力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是否具备竞争力呢?这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表明,楚能跻身 2024 年度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同时,多家媒体数据显示,楚能 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在 20 至 25GWh 范围内,预计其在全球储能电池中国企业中排第七位。
楚能的客户名单上可谓“群星闪耀”。在动力方面,它与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厦门金旅、三一重工等大型车企达成了合作;在储能方面,它与中国电器装备集团、国家电投、三峡能源、中国石油、许继集团、新源智储等企业签订了多笔大额订单;在海外方面,它与 Bison Energy、YN Energy、Star Energy Technologies 签下了总计约 3.1GWh 的订单,还与 Cestari 签下了 20GWh - 30GWh 的意向订单。据不完全统计,楚能2024年已斩获超过30GWh储能订单。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环境里,三大基地的产能持续释放。楚能的供货能力会大幅提升,承载着楚能最前沿技术的“楚能造”会飞向世界各地。到那时,这家锂电“新势力”会从“新人”转变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也会成为行业格局的重塑者。
展望未来,代德明作出表示:新能源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市场规模很大,在未来,必然会有很大的作为。楚能将会在新能源这条道路上毫不迟疑、勇敢地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