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各大会展活动开始逐一拉开帷幕,为人们带来新的趋势洞察和发展活力。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每年会举办 130 余场知名展览会,能够吸引 700 余万名海内外客商。
如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海康威视进行联合。他们全新搭建了物联数据底座,致力于打造场馆的数字孪生。并且建成了设施运维平台并将其投入使用。通过这些举措,以更高效的运维响应速度,实现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位于浦东。它的展馆有 17 个单层无柱式展厅。室内展览面积为 20 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为 10 万平方米。它是一个超大型展馆。
绕着外围走一圈大概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运维人员需要逐一去查看场馆各个地方的设备状况。仅仅依靠双腿行走、双眼观察、双手抄写,是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的,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设施运维部的相关负责人提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我们能够以一种更直观、更高效的方式来辅助场馆的运维管理。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通过 3D 建模重塑,构建了数字孪生。它把展厅、会议中心、园区道路以及各类设备设施,都迁移到了三维空间,从而建立起了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实现了整个博览中心的“一屏总览”。
设备设施对整个场馆的正常运行起着默默的支撑作用,它们的总数是个不小的数目。平台借助资源空间映射,构建了统一的设备设施台账,新增设备能够一键接入,从而进行系统的分类与管理。设备在场馆中的分布情况清晰可见,平台用不同颜色来展示设备的在线与离线状态,并且对各类设备的在离线率进行了排行。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直将注重绿色办展放在重要位置。在设备设施方面,一方面进行了升级 LED 灯、空调系统等一系列的举措;另一方面,通过“自动化抄表”这种方式,以便更好地对能耗进行管理。
平台借助物联网关接入智能电(水)表,从而获取读数,并且能够周期性自动生成能耗报表。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展会的用电情况和用水情况,还能分析不同区域的能耗数据,统计出场馆的用能变化趋势。一旦出现用能异常,平台就会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运维人员前去检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报表都具备回溯功能,能够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此外,杜绝安全事故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发现隐患,并且在隐患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将其消灭。博览中心借助海康威视的场景数字化产品,使得响应处理的智慧得以加速。
从展览供电方面来看,每个展厅都单独布设了机房。机房内部的电气设备若能正常运转,就会关系到展台的声光展示以及互动体验。海康威视的热成像相机,承担着对这些场景的实时温度进行监测的任务。一旦区域温度超过了阈值,它就会发出报警并联动可视化画面,以便安保人员能够及时确认现场情况,并且携带相应的装备,这样就能加快响应速度,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