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济南起步区迎来了一场未来科技盛宴。
从智能网联汽车到人形智能机器人,从“5G智能工厂”实景沙盘、AI+云服务解决方案,上万类“陆空”智能硬核产品,在12月23日落幕的第十六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信博会”)上集中亮相。
在满足公众对未来科技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同时,起步区也借此契机收获了累累硕果——
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并与14家相关领域协会、优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起步区与低空经济及空天信息产业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开展相关主题招商对接。
这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展会。
信博会是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与中国合作举办的唯一一个国际区域性信息技术博览会。
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高水平举办信博会”先后被写入《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政府背书,让信博会成为国内信息技术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具实效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盛会之一。
这样高规模的展会缘何落位起步区?
众所周知,济南是信博会的永久举办地,而起步区作为济南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具有诸多独特优势。
比如,其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与信博会所倡导的科技创新方向高度契合,能够承担济南跨越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任;
比如,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为各类创新科技项目提供充足的落地可能,能够承载信博会所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延伸需求;
再比如,起步区还在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为吸引信息技术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一系列的优势叠加,让起步区在推动信息产业的交流合作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具备了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这是一次强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展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济南市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以起步区为前沿阵地,加速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力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本届信博会,来自国内的1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黄河北岸,共探数字经济这一时代主题。
数字经济,听起来很抽象,但实际上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移动支付、线上购物,到企业的智慧管理、远程办公,再到城市的智慧交通调度、政务服务数字化,无一不是数字经济的具体呈现形式。
在这股浪潮中,起步区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试验田和创新高地。
以智能网联汽车展为例,今年济南入选全国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起步区作为该试点核心承载区,承担着场景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历史使命。
按照起步区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全区现有450平方公里直管区道路将完成智能设施升级和完善,并布局智慧交管、智慧公交、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智慧社区、低空无人机应用等6类场景,初步实现起步区范围内试点建设目标。
实现这一建设目标,需要省市相关部门以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协会、企业的积极参与。
信博会恰好为最新的智能网联技术和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这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搭建起了新桥梁。
这是一次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的展会。
每一届的信博会,都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脉络的一次集中梳理与展望,也是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一次风向标。
本届“信博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为主题,除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创新展区备受关注以外,低空经济展区更是这次展会的“新宠”。
这里,聚集了低空经济领域的诸多优质企业,通过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全方位呈现在物流运输、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新模式。
展会现场,公众不仅可以亲身体验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驾,感受其安全性和便捷性;还能通过无人机表演,了解其在物流、农业、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以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现场展示的几款低空飞行器模型,将用于低空应用场景拓展,进一步推动济南无人机物流的发展。
此外,现场还设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强省建设成果等主题展区。来自国内外500多家信息科技品牌和巨头企业,在三天时间里重点展示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虚拟现实、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大数据大算力、智能家居、实数融合等硬核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
可以说,信博会不仅是对公众的一次科普教育,也为起步区产业促进、技术推广、招商引资等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机遇。(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素芬 通讯员:李萍 李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