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地铁万象
【编辑】吴侃俊、范范
暑运进行时
从7月中旬开始,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第二十三届国际CBME孕婴童展等一系列大型展会与文化活动接踵而至,对展会周边地铁站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了迎接这一考验,上海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11号线上海游泳馆站、2号线徐泾东站积极响应,汲取往年展会服务保障经验,通过提前保障、动态应对、志愿合力等服务举措,确保乘客出行顺畅与安全。
花木路站:动态应对,安全无忧
在ChinaJoy展会期间,面对国内外众多参展商与观众,据统计,在ChinaJoy展会首日7号线花木路站客流就突破了6万人次,整个展会期间花木路站共接待进站客流12.58万人次,出站客流11.95万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量,花木车站推出了“3+3”提前保障举措,以确保展会期间运营安全有序。首先,车站通过“思想+技能”的双重培训机制,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在日常的班前会和技能培训中,车站结合实际的客运组织方案,进行了包括风险警示教育、大客流应急处置、防汛防台应急处置等多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职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为车站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其次,车站采取了“细化+排查”的策略,不仅在预案制定和工作布置上进行了细致的规划,还对重点设施设备、关键行车设备以及现场服务设备等进行了全面的排查。通过“大体检、大自查”的方式,车站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展会期间的运营安全。
此外,车站还实施了“联动+演练”的措施,邀请周边商圈、民警等单位联合开展应急演练,针对线路故障、大客流溢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情况进行了实战演练。这不仅提升了各方的熟练度和默契度,还优化了演练预案,增强了演练的实效性。
为应对返程客流高峰,车站采取只进不出策略,当进站客流达到承载量的80%时,通过志愿者和民警的协助,利用应急广播设备引导乘客分流。当客流进一步增加时,车站将采取间歇性限流措施,并增加备用列车以提升运载能力。车站增派站务员在关键位置进行客流引导和安全指引。7号线花木路站党支部的党员和志愿者团队在车站出入口、自动售票机、闸机、站台等关键位置提供服务,确保乘客顺利安全参展。
7月27日,台风“格美”环流中心经过上海同纬度,恰逢莫文蔚演唱会在上海体育场举行。为了确保演唱会期间乘客的安全出行,上海游泳馆站加强站内外和风井的日常巡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消除汛情隐患。在演唱会前,车站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在演唱会结束后,车站迅速启动大客流疏散预案,通过开启所有出站闸机、增设临时出站通道等措施,确保乘客能够迅速离场。
同时,车站加强了与警方的联动协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站内外,车站工作人员联合属地街道加强现场治理整治,对出入口外地面的非机动车进行清理,规范有序停放,保障客流通行畅通。
徐泾东站:多展联动,安全保障
作为连接多个大型展会的重要枢纽站,徐泾东站在展会期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客流量,特别是CBME孕婴童展日均高达10万人次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徐泾东站提前部署,制定了详尽的客运组织方案。展会期间,徐泾东站针对上午客流高峰时段,采取了限流措施,通过启用限流栏杆对出站进馆的乘客进行分流,乘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出入口。
为了确保展会期间的安全和效率,2号线管理部增派了站务助理和加班职工至徐泾东站,根据现场服务需求灵活调整人员配置。在关键点位增派站务助理,引导乘客并提供帮助,同时车控室加强广播,确保乘客安全。车站工作人员在各关键位置为乘客提供方向指引,并协助行动不便的乘客选择合适的出入口,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和便利。
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完善和细化暑运期间运营方案,通过各种有力措施加强车站运营的安全防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乘客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
上一篇:采购商为什么要去展会采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