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览,72000多平方米展览空间,500余家海内外参展企业同台亮相,7列实车“开”进现场;听论坛,7位院士、200余位演讲嘉宾、5000多位专业人士共襄盛会;看活动,项目招商政策宣讲、高新技术成果发布签约、组委会巡馆,配套活动多达19项。
6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以下简称2024城轨展暨高峰论坛),以及首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示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拉开序幕。
7列实车开进现场,在南京也能体验重庆穿楼轻轨
今年城轨展暨高峰论坛移师南京,是继2023年踏足青岛之后又一次在城轨交通产业重镇举办。城轨展包揽南京国际博览中心4号馆—8号馆,在延续历届展区策划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局,科普主题展区、城市轨道交通创新网络主题展区、重庆单轨主题展区、绿智主题展区等10大主题展区携手亮相。
为让观众了解并体验智慧出行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本次展会将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南京9号线一期地铁车辆、导轨式智慧胶轮捷运系统(RRT)等7列实车“开”进现场,并附有专业讲解员讲解,让参展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观众在展馆关于城轨交通车辆的奇思妙想,尽可收获专业解答。“相比3D展示、电脑模拟,实车参展可以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体验感,更真实地感受到乘坐的舒适性。”参展观众徐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在南京体验到重庆的穿楼轻轨。重庆中车长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现场讲解,这种车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跨越式单轨车辆,最大特点就是采用高架方式,通过一个单梁构建立体式轨道交通,整体造价成本只有普通地铁的三分之一。
江苏140余家参展企业,展出最新“看家本领”
设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4号馆和5号馆的江苏展区,展览面积超1万平方米,集聚了140余家参展企业,各自最新的“看家本领”也一一展出。
正在运营中的地铁7号线南段和北段不仅是省内第一条运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地铁线路,还在全站嵌入了智慧车站运营管理系统。展区的智慧大屏上可实时显示车站内的每一处运营场景,车站的运营管理设备和信息都能实时监控并查看。“通过实时接入车站内设备和管理系统的信息,能够实现对整条线路的运营把控,此前每个岗位配备3至5名工作人员,现在只需1—2人实时监控和操作系统就能完成。”国网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王志心介绍,待7号线中段通车后,全线都将实施这套运营管理系统。
近年来,南京不仅建成了一座座跨江而立的大桥,也打造了一条条穿越江底的隧道,其中就包含过江的轨道交通工程。
走进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展区,应用于长三角最深过江地铁隧道——南京地铁4号线长江隧道的“新征程号”红色盾构机模型格外亮眼。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舒计城告诉记者,“穿江之旅”最大考验就是穿越中风化泥质砂岩地层,掘进过程中对盾构机的要求非常高。而“新征程号”盾构机直径达11.6米,不仅“个头”比地铁施工常用的盾构机大一号,配置也被“拉满”。
令人叫绝的是,在盾构展馆,观众还可以通过现场按照1:1比例搭建的中国大盾构智慧管控中心,与全国近半数的大盾构项目进行现场连线,实现“零距离”联动。
100多台城轨车模集体亮相,南京地铁“合伙人”现场签约
世界第一条城轨在哪个国家?中国第一条城轨何时建成?城轨经过多年发展涌现了怎样的新技术新成果……或许你也曾经好奇过这些问题。为了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轨道交通,开幕当天,2024城轨展同期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示会也揭开面纱。
记者现场看到,科普墙上展示了100多台城轨车模,囊括城轨十大制式,数量和种类创历史新高。其中包含国内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DK1型。现场不少观众直呼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全的地方了,走近这面墙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据介绍,宁溧城际(地铁S7号线)在2018年开通后,南京成为首个实现“区区通地铁”的省会城市。截至目前,南京地铁在建线路11条,运营线网13条线路,运营里程473公里,轨道交通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当天上午,南京轨道交通产业推介会在展馆内举办,会上对南京市优秀营商投资环境、招商优惠政策等进行推介。推介会的签约仪式上,南京地铁与华为战略合作项目、合肥科大智能项目、南京鲸梦科技项目进行现场签约,项目涉及城轨运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将为南京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南京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毛建表示,随着技术的融合创新,城市轨道交通会越来越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目前他们正在研究车地一体化控制系统,将更好地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提高运行效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吴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