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到 12 日期间,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于北京开展。本届展会的主题是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建设美丽中国。有来自国内外的超过千家环保企业参与了此次展会的参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称,近些年来,生态环保产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付诸实践。它加快了绿色科技创新的步伐,大力推广先进绿色技术的应用。同时,它做强了绿色制造业,发展了绿色服务业,使绿色能源产业得以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也得到了发展,进而构建起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并且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本届展会专设“科技创新专区”,此专区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重点推介的有环保新材料,还有碳捕集封存(CCUS)以及智慧监测等前沿技术。同时展示了利用人工智能(AI)和信息技术来实现环保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专家称,环保产业正朝着循环经济、综合服务以及数智化运营等方向加快转型。东江环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会,我们将‘三条产业链’(工业废物循环利用产业链、资源循环产业链、综合环境服务产业链)的业务发展主线进行了展示。”
据悉,东江环保经过 26 年的发展。它具备 44 大类危废经营资质。年危废处理处置能力超过 280 万吨。资源化产品年输出量超过 11 万吨。并且拥有 40 余个产业基地。危废处理领域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状况。通过“前端回收、中端处理、后端增值”这样的产业链条,能够把工业危废转变为金属盐、稀贵金属、再生能源等产品。进而形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闭环生态。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李承峰曾说,在水污染方面,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实现全链条覆盖;在大气污染方面,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实现全链条覆盖;在土壤污染方面,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实现全链条覆盖;在固体废物防治方面,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实现全链条覆盖;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已实现全链条覆盖。近年来,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生产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众多企业借助 AI 和信息技术,完成了环保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渣土有害物质能够实现智能化快速检测,新能源无人控藻船也亮相展会,还有标准化智慧站房模型等,此次,一系列环保方面的“硬核”技术在展会上亮相,并且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我们以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构建了智慧环保运营平台和智慧安环管理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能够实现对危废从产生到转移,再到接收、贮存以及处置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还能实现对危废管理的全方位覆盖,以此推动危废处置上下游的协同效率得以提升。东江环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会构建起“环保慧诊”的导流体系,深化检测咨询服务,借助智慧平台赋予其能量,形成工程运营变现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一系列“一站式”的综合环境服务,同时还会积极拓展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创新业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