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2 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幕。
呈贡区作为花卉主产区城市,借助展会的东风,在同一时期举办了 2025 年度的斗南花卉产业招商推介会。昆明驻上海联络处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推介会,上海花卉协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推介会。此外,新格林、上花、虹越、秀海生物等 70 余家来自江浙沪的花卉行业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推介会。大家以花为媒介,共同谋划发展,为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能。
“全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
——亚洲花都的产业底气
斗南花卉产业园区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它连续 27 年在全国花卉交易量方面位居首位。它连续 27 年在全国花卉交易额方面位居首位。它连续 27 年在全国花卉现金流方面位居首位。它连续 27 年在全国花卉交易人次方面位居首位。2024 年,该园区的鲜切花交易量达到 141.76 亿枝。2024 年,该园区的交易额实现 115.74 亿元。它被誉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市场风向标”。它被誉为中国花卉产业的“价格晴雨表”。此次推介会重点在于深化产业布局,同时挖掘市场潜力。其目的是吸引优质资源,以助力斗南花卉产业朝着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呈贡区政协主席包雪松在致辞时说,呈贡斗南具备稳定的花卉供应链。呈贡斗南具备齐全的花卉交易模式。呈贡斗南具备科学的花卉价格机制。呈贡斗南具备完善的花卉服务设施。每天,近 4000 万枝鲜花从这里启程。每天,近 4000 万枝鲜花走进不同的世界。每天,近 4000 万枝鲜花传递一样的芬芳。为达成“一枝花托起一座城,一座城芬芳全世界”的梦想。40 多年来,呈贡的干部群众一直没有停下创新发展的步伐,众多的花商花农始终秉持着拼搏奋斗的理想。斗南会凭借区位方面的优势,构建起全产业链的生态,促使花卉产业与文旅、科技进行深度的融合。
政策赋能+项目驱动:
解码斗南花卉产业升级“路线图”
推介会上,呈贡区政府副区长龙晶晶针对“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进行解读。她从项目储备、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企业投资指明了方向。呈贡区打造了“政策最暖、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使得每一朵“云花”都能在斗南绽放出最大的价值。
在企业经验分享的环节中,上海云间卉谷市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把“云花入沪”当作例子,揭开了长三角花卉消费市场的“破圈密码”。从数据来看,上海每年的花卉消费额在全国所占比例超过 40%,并且已经成为了辐射华东地区、连接全球的花卉流通的重要枢纽。双方合作能够打通从“云南基地”到“上海市场”再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促使“云花”品牌从“产地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总经理汪洋围绕“花卉拍卖行情”展开趋势分析,昆明花易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永能围绕“花卉电商产业行情”展开趋势分析。他们认为,透明化的交易模式正在重塑全球花卉贸易的规则,“直播电商加社区团购”已经在消费端占据了一半的江山,数字化将会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两大项目重磅发布:
从“卖花”到“赏花”的产业蝶变
推介会现场,两大重点项目揭开面纱:
春城花街项目以“花卉+城市生活”以及“赏花经济”作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集花卉展示、主题商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一站式花卉消费新地标”,以此推动斗南从“世界花市”转变为“世界花旅目的地”。
从而助力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
签约合作:
开启长三角与云花产业协同新篇
推介会接近尾声,呈贡区政府分别与上海花卉协会、西露斯(荷兰)以及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这些协议的内容涉及花卉品种的研发、跨境贸易以及供应链的共建等多个领域。这一举措标志着斗南花卉产业在“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此次推介会成功举办,展现了斗南花卉产业的硬核实力。同时勾勒出“以花为媒、合作共赢”的发展蓝图。“云花”邂逅上海后,一场关于“美丽产业”的全球协作悄然开启。期待“繁花似锦”的愿景能早日照进现实,让世界共同奔赴这场永不落幕的“花漾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