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环保领域极具影响力,且规模宏大,是国际性展览会。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环保行业企业参与了参展。走进其展览现场,既能看到前沿的科技技术与产品,又能感受到科技与环保完美结合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在 4 号馆青岛市展览区里,24 家青岛企业精彩地亮相了。其中半数以上是环保行业的企业。这里面有青岛达能、德固特等上市企业。还有凯能环保、华世洁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吉美来、崂应等在环保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排头兵和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各自具有特色的环保产品、优势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解决方案等。它们集中地展示了环保的新产品、新技术。彰显了青岛环保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环保减排装备研发制造企业,重点展示了两大核心产品线,分别是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和烟气余热利用设备。炉渣处理系统借助干式排渣技术,能够实现高温炉渣的快速冷却以及资源化利用,并且已经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可以高效地回收工业废气的热能,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起到助力作用。其中的烟气余热利用设备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展会上,智慧化的技术装备非常吸引眼球。青岛吉美来科技有限公司所展出的标准化智慧站房模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停下脚步进行观看。吉美来是首批国家空气站运维的 6 个公司之一,现在它负责全国 400 余个国、省、市的运维空气站点。为满足数智化运维转型的要求,他们开展了智慧站房的研发工作。这种智慧运维装备具有远程全域感知和主动响应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当监测数据出现问题时,它能够进行智能调度,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应急报警。此外,它还能够实现无人运维的功能。
山东领军环保科技集团是环保科技领域的创新标杆,它集中展示了涵盖环保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该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核心技术,成功地破解了固废存消纳以及增量控制这双重难题,促使固废资源实现了高值化利用。其固废资源化绿色产品已形成在市政工程、交通基建、海工装备、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体系。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至中东、中亚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现场展出的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模型,系统性地展现了“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国际拓展”这样的创新生态,从而获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次展会让山东领军环保集团得以展现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的实践成果。同时,该集团还以全产业链思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领军模式”。
科技与环保的紧密结合,正孕育出无数创新的解决方案。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监装备、光学感知、智慧数据等诸多产业领域于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它携旗下多款前沿环保监测装备、智能解决方案及最新科研成果参加展会。展会中集中展示了 4 大系列热门产品及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执法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水质分析、环境空气监测等全链条场景。多年来,崂应在环境监测领域进行纵深布局。它打通了全产业链条,涵盖核心元器件、终端设备、场景应用、云端监管以及综合服务等环节。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制造及应用行业,崂应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崂应专注于光谱技术、大数据分析、环保服务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崂应的智慧环保产业链。
非常荣幸能在现场看到青岛作为主宾城市在这一国际盛会上展现出高光时刻。这次参展是对生态价值与科技力量进行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它为我们这些扎根于环保科技领域的企业注入了更强大的信心和动力。青岛熙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钰如此表示。青岛熙正数字科技是青岛本土的数字科技企业。它携“智慧环保与绿色低碳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展会上亮相。通过与多家参展的环保科技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他们达成了多项技术合作意向。这使他们看到了科技服务全局性生态治理的广阔前景。
生态环保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发展并壮大生态环保产业,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近年来,青岛在生态环保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它加快了环保产业集群的建设步伐。众多环保制造业企业、环境服务业企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业企业都在茁壮成长。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环保知名品牌纷纷涌现出来。有多家企业研发并掌握了有机废气治理、生态修复、“三废”资源利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如今,青岛的生态环保产业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青岛市的生态环保工作。在加快美丽青岛建设的进程中,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在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青岛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专项攻坚行动,这些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且丰富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
近年来,青岛大力推动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它与金融机构联合进行探索,把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纳入到融资质押担保的范围之内,从而拓宽了生态环保产业的增信方式。同时,青岛还积极地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在 2024 年一共争取到中央及省级的污染防治资金 3.6 亿余元,这些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一共有 69 个。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有 4 个项目获批为全省环保管家、“环境医院”服务模式的试点;有 2 个项目分别获得全国和全省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成功建成了 2 家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青岛连续 2 年跻身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全国前十,并且是山东省唯一上榜的城市。
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将绿色生产力加以培育,构建起新时代生态产业化以及产业生态化的环保产业体系,以此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全面绿色转型,这便是环保产业的首要任务。
在全球都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环境里,生态环保产业处在了新的历史起始位置,迎来了以前从未有过的黄金发展阶段,充满生机的环保产业正在变成青岛经济发展新的绿色增长部分。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