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面积有 5 万余平方米,全球 535 家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于此,在这一区域集中展示了光伏、储能、氢能三大领域的共 2000 多项前沿技术成果,从而形成了一幅清洁电力生态的全景图。3 月 26 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始举行。
博览会由光伏大展、储能大展、氢能大展组成。光伏方面有异质结组件等;储能方面有兆瓦级电解槽等;智慧微电网系统属于光伏领域,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也在展会中呈现;新能源对外投资以及风光储氢一体化应对新能源消纳等内容也都在展会中得以展现,展会全方位地呈现了新型电力系统生态蓝图。
博览会现场
其中,2025 年的中国国际光伏创新应用展览会汇聚了 TOPCon 等超高效组件技术以及钙钛矿叠层等技术,展示了光伏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光伏产业从规模化向“智能化+场景化”进行转变。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暨展览会聚焦于新型储能建设,将围绕储能技术创新展开,围绕安全防控展开,围绕规划展开,围绕有效利用展开,展示创新成果,展示典型案例,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第四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是我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会展平台之一,它全面展示了氢能制、储、输、运、加、用等全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氢能应用技术正呈现从单一交通领域向能源、冶金等领域加速拓展的态势,并且预计到 2030 年,在电力、冶金、化工、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将步入成熟期。
博览会现场
观众来到现场,能够看到各技术类型的电解槽,能够看到氢能汽车,能够看到全球首款“可换氢”重卡,能够看到一体化智能加氢机器人,能够看到氢动力无人机,能够看到氢能助力自行车,能够看到海水制氢装备,能够看到 5MW 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一体化测试平台等核心装备,还能够看到众多应用场景,从而直观感受氢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本次博览会作为企业新品发布的首选平台,还打破了科技与公众之间的“次元壁”,特别设置了科普互动区,使得公众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光储氢电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多家企业携带“黑科技”产品进行了亮相,其中有氢动力无人机、燃料电池重卡等氢能产品,还有智能运维机器人、光伏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等创新成果。低碳科技通过趣味科普和沉浸式体验,不再仅仅是展板上的概念,而是能够被人们实实在在触摸到的绿色生活。
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起始于 2009 年,经过十五届的发展。它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规模最大且影响力最广的行业盛会之一。主办方称,作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成之后首个举办的大型展会,博览会今年再次进行升级,在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和二期联合进行展出,预计会有 5 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