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注意过观赏石的分类,那一定发现了观赏石包含了矿晶,化石和陨石这几类。而奇石和观赏石的称呼更像是民间称呼和官方称呼的区别。
但是又有所不同,今天不讨论称呼方面的对错,而是聊聊一个现象,为什么奇石展会的规模总是很小,而矿博会的规模又特别大?
南京矿博会落下帷幕,这样的展会规模,几乎是当作这座城市的一件大事来做,很多外国展商和游客参展和参观。矿晶,化石,陨石自然是这场盛会的主角,而奇石鲜有露脸。
根据官方传递的消息,每年国内奇石展会超过2000场,而规模较大的展会能达到100多场,头部协会指导至少有20多场。而矿博会,第一个名片是湖南郴州,第二个就是南京了。规模上都是当地政府年度大展级别。
我们试着从以下三点理解奇石展会和矿博会微妙的关系。
第一:玩法,奇石玩的是天然属性和天然象形。一个天然,好看又完整的石头,只要它足够奇特,再小都价值不菲。
而矿晶作为标本摆放和展览只是它最小价值体现,被开采,加工,进行全球贸易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化石和陨石,则是更多的用于科研和学术研究,其次才是摆放,欣赏。陨石又衍生出一些定制饰品的用途。
因此,奇石属于门槛极低的赏玩方式,老少皆宜。
第二:获取,去河边,去戈壁,你随手都可以捡到一块石头,如果不在乎稀有程度和价值,获取一块石头的难度只是需要你弯一下腰,捡起来即可。
而矿晶,化石,陨石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捡到的。专业的设备,专业的人员,再加上专业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甚至这些都不是个人或者民间团体能完成的事儿。
第三:价值,奇石的价值在于你拥有的某个好看的石头,遇到另一个喜欢并且想拥有它的人。价格可以漫天要,只要你情我愿,怎么都行。
而矿物宝石这些属于国家的资源,某一个矿可能关系到多个行业上百企业的命运,甚至关系到一些国家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而不止是看一看,玩一玩那么简单。
新的化石的发现,在科研上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4月份时候,秦岭发现泥盆纪珊瑚化石,能够证明秦岭山脉曾发生海陆变迁,也就是说,秦岭在形成山脉前,是大海。
说到这,其实已经明了,玩石头,是真的在玩。而撑起矿博会的矿物宝石,化石陨石则是有巨大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赏玩只是它最表面的一点点用处。
三个人可以办一场奇石展会,但是矿博会,只能办成一座城市的大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