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72期】
隆冬时节寒意浓,一片冰心寄边陲。蛇年春节来临之际,一支由4名太空编辑组成的报道团队出京畿、穿大漠、走南疆,采撷基层一线航天人的奉献故事,今天刊发第二篇——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和田,茫茫戈壁滩与湛蓝天空相互映衬,干燥的风裹挟着细沙,不断拍打着这片广袤大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和田测控分队“追星大篷车”团队的小伙子们,用他们的热血、智慧和毅力,谱写着一曲属于青春的壮丽乐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通信岗位上的白永祝是1998年出生的甘肃小伙,身上带着西北人特有的质朴与坚韧。自神舟十五号任务起,他就投身航天测控通信保障工作,参与了多项关键任务,见证了航天征程的重要时刻。在一次任务前期,设备接收信号电平值远低于标准值。白永祝迅速行动,更换备用设备、检查线缆,不放过任何细节,最终发现是天线馈源处的积雪影响了信号。还有一次任务准备时,设备上迟迟收不到信号,带他的两个前辈也都不在现场,截止时间迫在眉睫。白永祝来回奔波调整天线,紧盯信号反馈,一次次尝试,终于在规定时限的最后一刻成功拉通信号。平日里,他总带着小本子,记录重要配置命令和操作步骤,工作间隙反复翻看、练习。他深知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为航天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在逐梦航天的道路上,他永不止步,用坚持与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巫裕伟出生于江西赣州,此前从未接触过航天测控领域,2024年7月毕业后,满怀憧憬地加入“大篷车队”,在监控岗位开启了他的航天之旅。在一次独立执行测控任务时,接中心电话得知该圈次任务有重要发令。任务开始后,屏幕上出现异常数据。他的心猛地一紧,大脑飞速运转,凭借所学知识,迅速开始故障排查。他一边操作设备进行应急处理,一边在脑海中梳理各种可能的原因。紧张的几分钟过去,监控界面上的数据终于恢复正常,他又立刻和中心打电话确认发令正常的情况。任务顺利结束后,他长舒一口气,内心满是成就感。在神舟十八号返回段测控任务中,巫裕伟虽作为后勤保障人员,但他的热情丝毫不减。通过设备的光学望远镜,他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在空中呼啸而过,那是神舟十八号飞船。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心中满是震撼与自豪。当看到飞船乘组顺利回到地球的新闻时,他激动得眼眶泛红。他深知,虽然自己没有站在任务的核心岗位,但能参与其中,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他珍惜在和田测控分队的每一刻,努力学习知识,期待能为航天测控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炊事岗位的武佳豪,这位2000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充满着朝气与活力。2021年,他来到场区负责大家的饮食,他喜欢看着各种食材在自己手中经过巧妙的搭配和烹饪,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为大家消除工作的疲惫,这种成就感让他乐此不疲。在后勤岗位上,武佳豪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根据季节性的变化和食材的可用性来调整菜单,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大家准时准点吃上热饭热菜,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食材,在闷热的厨房里忙碌一整天,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从未抱怨过,反而乐在其中。为了提升自身厨艺,让大家得到更优秀的伙食保障,他甚至利用放假在家的时间同做餐饮生意的亲戚观摩学习、制作饭菜、磨练本领,每次回到分队,分队的菜谱上又会添加几道新菜。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他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仅希望提升烹饪技术,还打算拿下司机和油机员岗位,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新同志。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同事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期待中,而他也始终用自己的真情和真心对待这份工作。
“追星大篷车”上的年轻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发光发热。他们有的在通信领域为信号畅通保驾护航,有的操控天线设备精准追踪航天器,有的在监控岗位严密守护任务进程,有的用美食为大家带来温暖和力量。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追星大篷车” 上的每一个人,也都在心底许下了新年愿望。通信岗位上的白永祝,满心都是对家人的牵挂与祝愿,他说:“盼家人平安常伴,出行无忧,诸事皆顺。” 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家庭最真挚的期许。来自江西的巫裕伟深情地祈愿:“唯愿父母如井冈山的暖阳,温暖常伴,身体健康;愿亲人像滕王阁的诗韵,岁月流芳,顺遂吉祥。” 后勤部门的武佳豪,感慨地说:“家人是最坚实的依靠,愿我们永远相伴相依。” 对他而言,家人的支持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新的一年,他盼望着和家人能一直相互陪伴、相互支撑。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戈壁滩上,在充满期许的新一年里,他们的青春故事仍在继续,他们将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永远追逐着星辰的方向,一路高歌猛进!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彭钰、杜康宁
图片 | 何驰、王超、王楚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