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镇资讯 > 文章

桃州镇清明祭扫新模式:不一样的追思一样的情怀

时间:2020-04-09    点击: 次    来源:广德新闻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桃州镇改变传统祭扫方式,广泛开展文明祭祀,用不一样的追思形式表达一样的庄重情怀,开启了清明祭扫新模式。

童心追思.jpg

童心追思 缅怀英雄

“以前一直以为英雄只出现在课本上,烈士战争年代才有,原来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开学后我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在安徽好人钟山的墓碑前,9岁的吕子兮热泪盈眶。

为缅怀钟山的英雄事迹,同时响应新冠疫情期间不集中祭祀的倡议,3月30日,桃州镇团山村党委组织3名学生代表开展了“向钟山烈士致敬”及慰问烈士家属活动。
    “2012年8月24日,钟山在下班途中遇到一位老人意外落水,他奋不顾身跳入河中救人,老人成功上岸,但是37岁的钟山却永远离开了……”青石肃立、溪水缓流,哥哥钟家兴现场为少先队员们讲述着钟山的事迹,平淡的语气中既透露着对弟弟的思念,也有满满的骄傲。

“在别人危难时刻能奋不顾身非常难得可贵,钟山同志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民族大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他的事迹,学习钟山精神。”团山村党委书记郭志凯介绍说。

QQ截图20200403174603.jpg

诗歌追思 礼敬传承

“一年一度雨清明,大地处处闻悲声。守候亲人不忍去,一缕青烟慢升腾。”4月1日,万桂山社区清明追思会现场,老年协会会员康宗良正带领大家诵读古诗追忆亲人。

“我们都是老年协会的成员,都喜欢唱歌、朗诵、太极等文艺活动,今年清明比较特殊,我们三四个人就想借古诗词这种文艺的方式进行祭奠。”康老介绍说,“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万桂山社区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还购买了鲜花……”

伴随着沉重的诵读声,康老一边低吟,一边挥起笔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用儿时父母教会的古诗再次缅怀父母。在座的也都受到触动,纷纷开始回忆自己的亲人。

活动现场,万桂山社区党委书记柳世海也很有感触:“今年形势特殊,不少活动不好开展,但老年协会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以此为契机,在发现需求、发挥特长、发扬传统方面加大探索。”

家庭追思.jpg

家庭追思  倡树新风

“爷爷奶奶、爸爸,今年情况特殊就不给你们上坟了,给你们献上鲜花以表思念,我和妈妈都很好,你们在天上放心吧……”4月1日,景贤社区居民黄利家里,伴随着舒缓低沉的音乐,一场肃穆的家庭追思会正在进行。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水果和鲜花来也前来吊唁和慰问。

没有焚烧纸钱的黑烟,没有燃放鞭炮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鲜花的清香。黄利与母亲坐在一起,看着亲人的照片,共同回忆往日时光。这场别开生面的追思会虽然简单,但是真诚又庄重,同样能让生者与逝者安静告慰、心灵交流。

    黄利表示这是家里第一次以追思会的形式来告慰亲人,“往年清明祭扫,总是免不了烧纸放炮,闹哄哄的又污染环境,倒不如家庭追思会真诚。”黄利还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会积极向身边亲友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新风尚。

线上追思.jpg

线上追思 便捷祭祀

3月31日,由桃州镇政府开发,面向广大居民的公益线上祭祀平台“桃州云祭”正式上线,居民们可在手机上为自己亲人创建私密纪念馆进行虚拟祭祀。

“桃州镇作为广德市的城关镇,居民祭祀主要集中在几个公墓,今年肯定是没办法现场祭祀的。”谈起开发“桃州云祭”小程序的初衷,吴建红党委介绍,“考虑到这个现实情况,及居民的祭祀习惯,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责任满足群众这个需求。”

清明念故人,云端寄哀思。据了解,将“零碳祭祀”搬到了手机上,不仅是应今年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桃州镇移风易俗工作的一项长期举措。“桃州镇外出人口众多,我们早就打算建立一个网上祭祀平台。”

群众有需求,存在就有价值。方便难以归家的游子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将是“桃州云祭”公益平台持续发挥作用的动力。(胡俊霞、陈扬)


上一篇:杨滩镇:志愿者变身带货“主播”,现场卖茶助农

下一篇:卢村乡:慎终追远,别样清明一样情!

皖ICP备20170086号-1  |   QQ:2693370906  |  地址:安徽省广德县横山南路  |  电话:13615636286  |  
Copyright © 2023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hhsww.net使用 Powered by 55TR.COM